大連工業大學 |
|
|
機構名稱
|
大連工業大學
|
所屬行業
|
高等學校 |
隸屬關系
|
|
研發人數
|
1046人 |
|
|
學校擁有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貝類專業分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食品工程技術轉移中心、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6個國家級研究平臺,有1個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5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1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及實驗室。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近年來,共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7項。
|
|
1.海洋生物酶及工程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團隊(叢麗娜);2.生物催化與生物分析、生物發酵過程優化團隊(田晶);3.珍稀瀕危藥用植物毛狀根規模化培養的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團隊(張宗申);4.極端酶工程與微生物發酵團隊(張春枝);5.微生物發酵技術開發團隊(李憲臻);6.中草藥特異酶研究團隊(金鳳燮);7. 功能食品研究與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團隊(王際輝);8.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團隊(朱蓓薇);9. 植物食物資源化學與利用(朱靖博);10. 益生菌及蛋白質資源利用研究團隊(牟光慶);11食品科學與質量安全研究團隊(侯紅漫) |
|
1.海洋生物酶及工程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團隊3人;2.生物催化與生物分析、生物發酵過程優化團隊3人;3.珍稀瀕危藥用植物毛狀根規模化培養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團隊4人;4.極端酶工程與微生物發酵團隊3人;5.微生物發酵技術開發團隊6人;6.中草藥特異酶研究團隊8人;7. 功能食品研究與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團隊4人;8.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團隊10人;9. 植物食物資源化學與利用4人;10. 益生菌及蛋白質資源利用研究團隊3人;11食品科學與質量安全研究團隊6人 |
|
涉農領域授權發明專利100多項,PCT專利3項。 |
|
近年來我校簽訂多個涉農領域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尤其在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水產品活性物質研究等方面為企業和相關行業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 |
|
近年來,獲得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48項;朱蓓薇2009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和大連市科學技術功勛獎;2003、2005年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0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受到國務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
|
|
聯系人
|
劉海華 |
郵編
|
116034 |
通訊地址
|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輕工苑1號 |
電話
|
0411-86323287 |
傳真
|
0411-86332139 |
電子郵箱
|
kjc@dlpu.edu.cn |
網址
|
www.dlpu.edu.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