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水稻研究所 |
|
|
機構名稱
|
遼寧省水稻研究所
|
所屬行業
|
農業 |
隸屬關系
|
省直 |
研發人數
|
61 |
|
|
遼寧省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從事北方粳稻研發工作的省級專業所,是國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國家稻谷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國家水稻原原種繁育基地、北方雜交粳稻工程技術中心、遼寧省重點科研院所,2006、2011年在“十五、十一五”全國農業科研綜合能力評估中均進入“農業科研百強所”行列。
|
|
組建雜交稻育種、常規稻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三個創新團隊,其中研究員13人,副研究員15人,有博士10人,碩士27人,是一支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的科技隊伍。開展水稻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評價、創新與利用研究;常規稻、雜交稻、旱稻遺傳育種及其配套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現代生物技術研究等。 |
|
常規稻育種研究有韓勇、張秀茹等6位高級職稱專家;雜交稻育種研究有邵國軍、張忠旭、邱福林等8位高級職稱專家;栽培技術研究有侯守貴、代貴金等4位高級職稱專家。 |
|
建所以來,全所共承擔總理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國家成果轉化資金、跨越計劃以及遼寧省科技攻關等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50余項,獲得科技獎勵成果140余項,通過國家和省審定品種90余個。其中育成的雜交粳稻黎優57獲國家發明三等獎,水稻群體數學調優栽培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育成的常規稻優良品種遼粳326、遼粳454、遼粳294、遼粳9號和遼星1號分別獲得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水稻節水增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
“八五”以來,遼寧省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以遼粳326、遼粳454、遼粳294、遼粳9號為代表的遼粳系列水稻新品種,以遼星1號、遼星15、遼星20為代表的遼星系列水稻新品種,以遼優5218、遼優2006為代表的遼優系列雜交水稻新組合分別在不同時期成為遼寧省的主栽品種,年種植面積達到600多萬畝,占遼寧省水稻種植面積的60-70%,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遼寧的水稻生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
2006、2011年在“十五、十一五”全國農業科研綜合能力評估中均進入“農業科研百強所”行列。
|
|
|
聯系人
|
沈楓 |
郵編
|
110101 |
通訊地址
|
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楓楊路129號 |
電話
|
024-89106875 |
傳真
|
024-89133681 |
電子郵箱
|
lnshuidaosuo@163.com |
網址
|
http://Lrri.net.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