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是指以村為基本單位,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通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一個村(或幾個村)擁有一個(或幾個)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日前,農業農村部日前公布了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全國共有423個村鎮入選。其中,于家務回族鄉果村以芹菜產業上榜。
果村被譽為京郊芹菜第一村,有著40多年的芹菜種植史。近年來,果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擴大了生產規模,村民專心種菜、村里負責銷路,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果村村民蔡永山說:“這三畝地實扣面積就一畝二分地,基本上高產的年頭,能達到三萬斤,現在就通過種這個(芹菜)也算發家致富了。”
果村芹菜因吃起來脆爽,嚼而不柴,帶有淡淡的甜香,備受市場青睞。十幾年前,果村根據農業生產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土地調整,地薄、離村遠的地塊對外流轉承包,離村近的土地則確定為蔬菜種植區域。加大配套設施投入、改善生產條件,目前,村內有占地600畝的設施農業,大部分用于芹菜種植。去年,農戶人均年收入達2.8萬余元。
于家務回族鄉果村黨支部書記趙士生:“現在有大小棚全算上667個大棚,年產量在300萬斤左右,咱們還是田間學校,請的專家上地頭給咱講課,你這有什么毛病,所以現在就說按我們村這幫菜農都可以當技術員。”
目前,我區的“一村一品”除了打造果村的芹菜產業外,還有柏莊的生菜和沙古堆的大櫻桃。
區農業農村局發展規劃科楊世良:“現在的一村一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的支撐和支持,這樣通過咱們一產的規模化經營,品牌化打造提高農民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