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杰)記者從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獲悉,該省2月22日通過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地方立法方式保障雄安新區高起點、高質量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為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打造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撐和堅實法治基礎。該條例將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
白洋淀為大清河流域緩洪滯瀝的大型平原洼淀,總匯流流域面積3.1萬多平方公里。該條例共八章一百條,分別從總則、規劃與管控、環境污染治理、防洪與排澇、生態修復和保護、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做出了系統全面的規范,以確保雄安新區防洪排澇安全,確保白洋淀保持科學合理正常水位和良好水生態,確保白洋淀水質不斷改善和提升。
據了解,條例充分考慮白洋淀作為九河下梢的環境實際,明確了白洋淀治理保護范圍、原則和基本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規劃、協調推進,遵循規律、保障安全,屬地負責、協同共治的原則。強調科學治水節水用水,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一體化建設。按照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強調山水林田草淀城系統治理和最嚴格保護,對完善防洪體系建設、流域共治體制機制等方面作出了規定。將推動與京津、山西等建立流域協同治理機制和聯席會議工作制度,強化聯防聯控聯治聯建,共同推進治理和保護工作。